关注官方微信

动态 · 中心

DYNAMIC CENTER

那些关于App侵权你不知道的事儿

作者:智信禾

时间:2018-02-1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手机App热潮,各类App层出不穷,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由于移动应用横跨多个领域,传统商标保护在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各种侵权案件覆盖各行各业。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我们更常见的是淘宝式的侵权,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我们的App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侵权风险,那么淘宝式侵权及App侵权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一、APP知识产权侵权类型

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面对众多的互联网App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互联网监督机制的缺失也使得这些问题雪上加霜,那么相较于淘宝知识产权侵权,移动互联网侵权形式又有哪些不同

1.商标侵权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承载生产经营者商誉的功能,能为企业及其经营者创造巨额财富,其本质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识别性标志,然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侵权问题,如淘宝里的商标侵权通常表现为为出售假冒商品和不正当使用商标,而APP的商标侵权则表现为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作为icon或者App名称。如下为在App Store检索到的App商标侵权截图:

 

 

2.著作权侵权

著作权侵权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者行使著作权专用权的行为,其侵权形式具有多样性,如淘宝上的销售盗版软件、音像制品、书籍等或者未经授权使用美术作品、动画形象及衍生制品等,而App中将美术作品作为icon,将书籍、影视作品名称等作为App名称或者未经授权将电子书籍加入到App中销售,亦或者复制他人App代码即侵犯软件著作权等。如下为在App Store检索到的App著作权侵权截图:

 

3.专利权侵权

专利权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实施了违法行为,如淘宝上生产销售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或者技术特征点全面覆盖他人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品,涉及APP专利侵权,可分为发明专利侵权和外观设计侵权,由于专利侵权涉及后台技术分析等专业知识,此处我们暂不讨论App专利侵权问题。

4.其他侵权类型

 

除上述常见侵权类型外,还有很多其他侵权类型,淘宝上如冒充代理名义虚假宣传销售,随意使用他人肖像权进行宣传销售(尤其是明星),或者其他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等行为,而App中则是将他人商号或者名人名称作为App名称进行宣传使用,或者应用商店由于未履行注意义务而对涉案作品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等等。如下为在App Store检索到的其他类型侵权截图:

总而言之,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商标抢注、“搭便车”及“傍名牌”等现象层出不穷,侵权的表现形式也从原来的单一化、简单化逐渐呈现为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这些都警示相关企业应该重视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移动互联网App侵权如何定性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淘宝侵权和App侵权类型的不同之处,由于淘宝侵权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其通常表现在产品上,我们可以通过实物来判断是否侵权,那么App侵权究竟该如何去定性呢?

App侵权应该首先考虑App自身性质,以“滴滴打车”案为例,滴滴打车究竟是软件还是提供运输服务呢?

 

杭州妙影公司将“嘀嘀”注册在了第9类软件应用上,而小桔公司将“嘀嘀打车”注册在了第39类运输服务上,杭州妙影公司认为小桔公司提供的是软件,而小桔公司认为自己提供的是交通运输服务,在杭州妙影诉北京小桔的商标侵权诉讼中,双方最终以达成庭前和解结束。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App因为其特殊性,使得传统的商标保护策略出现弊端,在过去,一款产品可能只需要在一个关键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商标即可,但现如今却需要同时申请多个类别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保护。

一款App软件的类别确定应考虑其本身提供的内容或者服务,如优酷视频App提供视频播放服务、淘宝App提供购物服务、TUTORABC提供英语教育服务、微信App提供社交服务等,其所提供的内容或者服务通常决定了其在商标分类表中的位置,这是由App能满足购买应用服务的消费者的何种实际需求来决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服务领域不同,App服务的体验仍要基于App软件作为载体才能实现,因此App涉及的类别既横跨手机应用软件与软件更新,又与其提供服务的类别相对应。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判断App是否侵权时应从多个角度考虑,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App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切不可一概而论。


三、App Store维权现状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淘宝侵权和App侵权的不同之处以及App侵权应如何定性,那么App应用商店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以App Store为例,当我们去下载应用或者游戏的时候,却可以发现名字相近的应用都有好多,比如光是捕鱼或者消除游戏,就可能会有几十个候选项,而每一个评分都很高,甚至很多官方应用都淹没在山寨App海洋中,面对这么多的App,一旦选错了,可能就会有一笔下载费用产生……而除游戏之外,其他类型的应用也纷纷逃脱不了被山寨的命运,谁的热度高,谁最火,谁就是下一个被模仿的对象……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APP软件商店的终端,也就是应用商店运营商,之所以对山寨和抄袭不予以制止,就在于无论制止与否,其利益都不会受影响,起码是短期内不会有影响,毕竟无论下载哪一版本的同质化应用,软件商店的运营商都能够收到费用。

 

 

四、小结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及其经营者创造巨额财富,具有承载生产经营者商誉的功能,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体现其对市场的影响力。然而,面对App这一新兴事务,传统的商标法律制度却时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各个App应用商店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才是诱发抄袭成风的关键所在。

由于淘宝侵权更多的是实物产品,工商、海关甚至网络知识产权平台都是打击侵权产品的有力措施,而App则通常只能依靠应用商店的规则来维权。虽然苹果在官方网站上《条款与条件》中对知识产权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这种告知性质的规定并没有起到打击App侵权的作用,而若是直接提起诉讼,取证难以及金钱、时间成本又使得企业望而却步。因此我们呼吁官方机构能够针对App的特点出台新的机制,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但在新的机制出台之前,我们应当更积极的自我维权,适时监测任何对自己商标的不法或者不利行为,一旦发现,可以首先考虑选择更加经济并且节约时间的方式维权,比如直接向应用商店发起投诉,尤其时间对于App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若投诉遇到障碍且侵权行为较严重,再考虑以诉讼方式进行维权也不迟,总之企业经营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免为他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