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动态 · 中心

DYNAMIC CENTER

美国专利期限调整(PTA)的实践意义

作者:智信禾

时间:2025-03-17

美国专利期限调整(Patent Term Adjustment, PTA)制度是平衡专利审查效率与权利人利益的重要机制。自1999年《美国发明人保护法》引入以来,PTA通过补偿因专利局审查延误导致的保护期损失,成为医药、生物技术等长周期产业的关键制度。

 

一、PTA计算方式及规则

 

PTA的法律依据为《美国法典》第35编第154(b)条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703条,其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PTA = 官方延迟(A+B+C) - 申请人延迟 - 重叠延迟

 

官方延迟:

 

1. A类延误(§154(b)(1)(A)):USPTO未在法定时间内完成审查流程(如未在14个月内发出首份审查意见收到申请人答复后4个月内未发出后续通知;缴纳授权费后4个月内未授权专利)。

 

2. B类延误(§154(b)(1)(B)):申请从提交到授权超过3年(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延误除外)。

 

3. C类延误(§154(b)(1)(C)):因USPTO处理上诉、再审或保密审查造成的拖延。

 

申请人延迟:

 

1. 未在3个月内答复审查意见;

 

2. 提交非必要补充材料导致审查中断;

 

3. 未及时缴纳费用或恢复弃案

 

关键规则:

 

— 重叠延误处理:若USPTO延误与申请人延误同时发生,重叠天数不计入补偿("Same-Day Deduction"原则)。

 

— 最长限制:PTA天数不得超过实际延误天数,且专利总有效期不超过申请日起20年+PTA天数。

 

二、典型案例

 

在 Wyeth v. Kappos(2010) 案中,联邦法院推翻USPTO的PTA计算方式,确立"逐日叠加法"(Day-by-Day Approach),使Wyeth的抗抑郁药专利期限增加1068天,直接影响仿制药上市时间表。

 

具体地,根据Wyeth的观点,其专利申请于2002年1月1日提交,并于六年后的2008年1月1日发布。在这六年中,存在两个“A类延迟”,每个为1年:(1)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14个月截止日期为2003年3月1日,但第一次审查结果通知书到2004年3月31日才发出,比原定日期推迟1年;(2)申请人支付授权费后的4个月截止日期为2007年1月1日,但该专利直到2008年1月31日才颁布,导致又延迟了1年。另外,“B类延迟”从专利申请提交三年后的2005年1月1日开始计算,到三年后2008年1月31日颁布时结束。因此,第一个“A类延迟”与“B类延迟”的时间段无重叠,第二个“A类延迟”包括在“B类延迟”的时段中。从而,专利申请人有权获得4年的补偿期限(即,第一个“A类延迟”+“B类延迟”)。

 

然而,USPTO认为,由于在专利审查的整个期间被视为计算“B类延迟”,以确定重叠,因此,专利申请人只能获得三年的补偿期。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USPTO在计算专利期限调整(PTA)时,采用“重叠扣除法”(Overlap Deduction Rule),将不同类别的延误(如A类与B类)重叠的天数从总补偿中扣除;而Wyeth主张应适用“逐日叠加法”(Day-by-Day Approach),即各类延误天数独立累计后再扣除申请人自身延误。

 

2010年1月7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USPTO败诉,要求重新计算Wyeth专利的PTA,最终为Wyeth增加1068天专利保护期(原PTA仅补偿753天)。法院核心观点认为,法条仅禁止“重复计算”同一日的延误补偿,未授权USPTO扣除重叠天数,USPTO的扣除规则超出法定权限,属于“对法条的过度限制性解读”。国会设立PTA的目标是完全补偿(Full Compensation)因USPTO失误导致的保护期损失,而非部分补偿,USPTO的扣除法导致专利权人因行政重叠延误遭受“二次惩罚”,违背立法意图。另外,USPTO的规则可能变相鼓励拖延审查(例如故意制造重叠延误以减少PTA补偿),破坏专利制度的公平性。

 

三、全球专利体系的借鉴意义

 

1.中国专利法实践

 

在对《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最新修订中,明确“专利权期限补偿”,并对发明专利期限补偿和药品专利期限补偿进行了规定。

 

2.跨国企业的策略调整

 

罗氏、默克等公司建立“PTA追踪系统”,实时监控USPTO审查节点并提前准备诉讼材料;

 

印度仿制药企通过介入PTA诉讼争取缩短市场禁入期。

 

3.促进专利审查效率优化

 

PTA制度倒逼USPTO提升行政效能:

 

AI辅助审查:2025年30%专利申请采用AI预判新颖性,缩短形式审查周期至1个月;

 

错误修正机制:2024年因系统编码错误导致1%专利PTA计算偏差,USPTO建立免费复议通道,保障权利人权益。

 

4.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专利布局:对需长期布局的核心技术,优先通过PCT途径进入美国国家阶段,利用国际申请日锁定保护期起点。

 

文档管理优化:建立内部响应时间追踪系统,规避因响应超期导致的PTA扣减风险。

 

Wyeth v. Kappos案不仅是专利法技术性条款的解释之争,更是创新激励与公共健康利益的博弈缩影。该判例通过重构PTA计算规则,为原研药企业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级的价值窗口,同时也推动全球专利审查机构向更高透明度与效率进化。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审查系统的普及和跨国专利战升级,Wyeth案奠定的“完全补偿”原则将继续面临挑战与诠释。